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郝子洋


姓名:郝子洋

性别:男

职称:教授

image.png

招生院所: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

招生类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药物化学(科学学位)

研究方向名称:核酸化学与表观遗传学,核酸药物创新

电子信箱:zyhao@ccmu.edu.cn

个人简介:

郝子洋博士,2014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起任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主要讲授《有机化学B》、《分析化学A+》、《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郝子洋博士长期从事化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Molecular Cell,Genome   B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研究方向:

细胞的生命过程是基因信息次序表达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的表观遗传修饰则赋予了生命体呈现更加千姿百态的变化。表观遗传修饰对DNA/RNA承载的遗传信息的精细调控确保了生命程式稳定,有序的运行。研究表观遗传信息的建立与维持对深入了解细胞发育以及人类疾病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致力于运用化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核酸化学、合成生物学等多学科手段探索DNA/RNA化学修饰在复杂生命体系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发展表观遗传工具用于基因编辑,染色质可及性表征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我们致力于开发体内关键核酸代谢物的生物传感器,拓展RNA修饰及非天然碱基系统用于制备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的核酸药物。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RNA修饰系统及非正统碱基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

(2)时空可控的DNA/RNA甲基化编辑工具开发;

(3)拓展RNA修饰工具箱用于新型RNA药物的制备;

(4)开发体内关键核酸代谢物的蛋白质生物传感器。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 2008年6月  中国农业大学 理学院应用化学学士

2008年9月- 2014年6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14年11月- 2019年11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2021年7月-至今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

重要学术论文:

1. Hao Z.#, Wu T.#, Cui X., Zhu P., Tan   C., Dou X., Hsu K, Lin Y, Peng   P, Gao Y., Zang L., Hu L., Sun H, Liu J., Wu K, He C. “N6-deoxyadenosine Methylation in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DNA”,  Mol. Cell ,   2020,78:382-295. [Highlighted in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 Luo G.#, Hao Z.#,   Shen M., Sparvoli D, Zheng Y, Zhang Z, Weng X, Chen K, Cui Q, Turkewitz A, He C, “N6-methyldeoxyadenosine directs   nucleosome positioning in eukaryotic DNA”,  Genome Biol. , 2018, 19:200.

3. Hao Z., Zhu R., Peng C,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sensors for measuring transition and heavy   metals in biological systems”,  Curr. Opin. Chem. Biol.,  2017   43:87-96

4. Zhu R.#, Hao Z.#,   Lou H., Song Y., Zhao J., Chen Y., Zhu J., Chen P.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study of the cysteine   oxidation-mediated induction of the Escherichia. Coli MarR regulator”.  Tetrahedron , 2017, 73:3714-3719.

5. Hao Z.#, Lou H.#, Zhu R., Zhu   J., Zhang D., Zhao B., Zeng S., Chen X., Chan J., He C* and Chen P*. “The   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regulator MarR is a copper sensor in   Escherichia coli”,  Nat. Chem. Biol. ,   2014, 10:21-8. [Recommended by Faculty of 1000, highlighted in Chemistry World]

6. Hao Z., Hong S., Chen X, Chen   P. “Introducing bioorthogonal   functionalities into proteins in living cells”,  Acc. Chem. Res. , 2011, 44:742-51.

7. Hao   Z., Song Y., Lin S., Yang M., Liang Y., Wang J. and Chen P. “A readily synthesized cyclic pyrrolysine analogue for   site-specific protein ‘click’ labeling”,  Chem.   Commun ., 2011, 47: 4502-4504.

承担重要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2270627, 2023-2026年

       北京市人才项目

重要奖项

2015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字号: 打印
                           
版权所有: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
联系电话:010-83911532 传真:010-83911533 联系地址: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编:100069